周博文并不是唯一一个从大厂回到大学的ai专家最近几年来,微软,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的多位技术高管相继离职,重返校园当教工,也引发了业界对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能力的反复讨论
大学没毕业,可能就从公司‘毕业’了有网友这样评论
ai科研大牛回归大学了。
目前人工智能还有太多的可能性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索和重新思考周博文在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官方公告中提到了回归学术圈的原因,包括在学术前沿探讨ai发展的理论瓶颈和技术制约及突破点,在国民经济主战场,提炼ai的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带来真价值,当ai与其他学科交叉时,会产生哪些新的旗舰应用,会对应哪些核心科学问题等
时代财经注意到,许多人工智能牛人已经选择回到高校。
比如字节跳动ai实验室前主任李磊,离职后加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原副总裁,ai实验室主任马加盟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原蚂蚁金服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齐原加盟复旦大学,担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原腾讯实验室主任张彤离职后加入创新工场,并担任hkust与创新工场联合实验室主任。
工业产出还是学术影响力。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困境
周博文的经历也被视为最近几年来人工智能领域技术人才流动的缩影。
回到2016年,由谷歌支持的人工智能实验室deepmind用alphago击败了人类围棋世界冠军,将人工智能从科幻片带入了普通大众的生活随后,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人员开始进入该行业,国内外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启抢人大战
在此期间,腾讯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阿里巴巴成立了达摩院,计划三年内投入1000亿元用于基础科学的研发。
在2017年中国it领袖峰会上,时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的沈向洋曾抱怨马花藤,和马云经常来挖人。
可是,长期以来,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巨额r&d投资和商业化一直是行业的痛点以ai四小龙为例,ai相关企业面临巨额r&d投资带来的损失
其中,商汤科技今年3月公布上市以来首份年报,2021年营收47亿元,亏损171.77亿元,近期登陆科技创新板的从云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2019年至2021年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
加入企业后,人工智能科学家也要面临技术落地的压力回顾达摩院的前身idst的困难,齐元曾说:技术和商业能否相互理解,可能是当时最大的矛盾
今年,实验室的使命从‘学术影响力,产业产出’转变为‘产业产出,学术影响力’在知乎的提问中2021年各大厂商的ai实验室现状如何接下来一位自称在腾讯ai实验室工作一年的匿名回答者分享
在他看来,使命的改变意味着经营压力的增加此外,他在回答中还提到,内部人员的晋升是以学术和产业产出两方面来评价的,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可能与业务部门的需求不匹配大厂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尴尬局面可见一斑
高盛今年3月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将超过500万据脉脉数据研究院统计,2021年第三季度,脉脉人工智能年薪岗位数百万,技术岗位占比超过90%
企业花大价钱表示诚意2015年,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曾在个人微博上以年薪100万美元招聘顶级机器学习人才根据脉脉数据,3年经验的ai算法工程师可以匹配5—8万份工作,年薪百万绝不是神话
相关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基础是巨大的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人才回归学术界,很多声音认为这种趋势其实有利于人工智能行业的长远发展
我认为全球大学对于技术,尤其是ai技术产业化,产品化,市场化,仍然没有实现足够的对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曾公开表示,如果能有一批人从企业回到高校,将大大提升高校科研的相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