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心”与心:心知道心情是好是坏。
越来越多的人说起“emo”,往往会觉得“我颓废”、“我抑郁”、“我傻”、“我不开心”……要知道,心情不好真的会引起身体不适。倦怠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心理问题确实可能导致心脏病。那么,什么心理状况会导致心脏病和猝死呢?如何避免心理问题导致的心脏病?刘主任,安贞医院心脏和双心医疗中心,解释了这一点。
“心碎”真的会引发心脏病。
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之后,我突然恋爱了。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发生了严重的心脏病。在安贞医院,每年约有100例因突发情绪休克而导致心脏病的年轻人接受治疗。
这种“断肠综合征”在医学上也被称为应激性心脏损伤。
事实上,心碎导致的心脏病在临床上很常见。刘曾参加一位老年病人的金婚庆典,但几年后,夫妇中的一方去世,另一方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相继去世。“后者老人患有急性心力衰竭。这也是心碎综合症或应激性心脏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案例。”刘说,“当你生气和焦虑的时候,你心里会感到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特别小心。心理应激心肌缺血可能已经发生。”
心理性心肌缺血是指部分心肌突然停止正常工作,导致心脏泵血不畅。这个时候血管没有堵塞。“但对于这种心肌缺血,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因为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心肌梗死可能会突然发生。”刘说,心肌梗死是指心脏的一条供血动脉被堵塞,导致部分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其他心脏问题,如突发性房颤、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例如,在疫情爆发后,刘和她的团队也清楚地看到,许多人感到焦虑和不安。具体来说,生物指标就是血压来回波动。
“以前一片降压药,现在一片半或者两片都不管用。过去一种治心脏的药,来来回回总会疼。”这也是情绪压力导致的心脏病。
为什么压力和情绪会导致心脏问题?刘解释说,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提出了“七情致病”的理论。书中提到,喜、怒、忧、思、悲、惧、惊等七情过于强烈或持久,超过人体生理、心理的适应能力,可能导致脏腑气机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最终诱发疾病。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情绪不稳定、烦躁不安的状态时,内心是很难平静的。”刘解释说,“例如,一些老年人倾向于每天呆在家里思考问题。孩子下班回家前十几分钟就在门口等,晚一点回来,脑子里全是各种乱七八糟的画面。这种躁动不安的心,就像平静水面上的波浪。我心中所有的印象往往是扭曲的,这其实意味着神经内分泌的变化。”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近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增加,心血管疾病居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之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公众所知的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等生物因素。但是,心理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不容小觑。
在重大事件发生和自然灾害到来期间,确实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期。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德国一组急诊医生记录了德国世界杯期间慕尼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德国队比赛当天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往年同期的2.66倍,最常见的发生时间为比赛开始后2小时。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诸多压力,难免会有负面情绪涌上心头。所以,一定不能低估负面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威胁。
“从影像学上看,人体在休息时,心脏的核磁共振图像是正常的;一旦生气发怒,心肌就会出现大面积缺血,血液供应和壁运动的观念发生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急性缺血。”刘介绍,“它的破坏性在于直接破坏了神经与心脏的联系。”
心理医学评估有助于早期预防和治疗。
“我会不会有心脏病?会不会猝死?心脏病的症状是什么?发作的时候该怎么办?如何避免突发事件导致生病?”当你明白了负面情绪和心脏病的关系,你可能会在第一时间问这些问题。
刘说,目前医学上可以评估谁容易得心脏病,谁容易受伤,谁容易房颤。这种评估分为生物指标和心理指标,合起来称为“双心”,也称为精神性心脏病。
“其实我们可以从心电图做出有效的判断,也可以从影像学做出明确的判断。”刘对说:
比如让病人做运动平板试验,检查他的心肌核素,也就是注射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元素很快被正常的心肌细胞吸收。心脏在静止稳定时,放射性元素的分布是均匀的,但一运动心脏的图像就可能是不均匀的,这意味着心肌缺血。这样的人在运动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如果连续跑步,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有些人,精神压力大的时候,会造成心肌缺血。如果对他们进行监控,他们会发现,如果他们用脑,持续思考某件事,就会出现心肌缺血。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不怕干活,但又不能发火。他们一生气就生病,还有人说我只要不工作就能忍受任何委屈。这是因为每个人体内的生物抑制是不同的。”
为此,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科学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做科学的治疗。基于血液中的多项生物指标,我们可以做出系统的判断,建立早期联系,及时进行治疗和调整。”
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内心的“小瑕疵”在早期就已经可以被发现。
刘曾经在门诊遇到过这样一个病人。“有一天他来告诉我,刘医生,我觉得我快死了。我着急的时候会胸痛。之前已经住院4个月了,也查不出什么问题!”刘梅回忆道。对于这位患者,刘的团队采用了最先进的光纤成像技术,将一个探头随着血流进入心脏,并进入5级血管,以查看患者整个心脏的血液供应情况。
在探头下,刘看到病人的冠状动脉仍然完好无损,但令人惊讶的是,他的血管内壁已经破裂。“看到这种骨折,我们知道这非常危险。那是他身体里的一颗‘定时炸弹’。”刘解释说,如果这种骨折形成一个空腔,贯穿血管与肌肉的裂缝,这将形成一个血管夹层。如果塌陷,就会发生急性血栓,堵塞血管,这就是急性心肌梗死。
“这个人很危险。”刘说,不过,由于发现得早,治疗方法并不复杂。“我们在里面放了一个小的覆膜支架,把裂口压平,吃了点药,他就康复了。过了三天,他出院了,到现在还好好的。”
因此,对于心脏疾病,关键的早期判断可以帮助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
目前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单纯通过血管有没有堵塞,心电图有没有问题来判断是不是心脏病,这是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刘说,“我们希望能够从基本的影像学和组织学指标到分子研究,在最早的阶段发现生物损伤的变化,因为只有在早期才能赢得时间,避免后续的血管堵塞,后续的心力衰竭,或者后续的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避免情绪“地震”是有效的“疫苗”
那么,这种心理状况导致的心脏问题,是否可以有效避免呢?
刘解释说,承受压力的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因情绪变化而患心脏病。“有些人携带东西的能力特别强,他们调节神经递质的物质基础基本水平非常强。有的人特别焦虑,总在大事小事上争来争去。打架的结果就是破坏神经递质的平衡。所以当压力袭来时,它可能不会马上起作用。”
在长期研究中,刘和她的团队发现,精神状态相对稳定的人如果患有相同的心脏病,预后会好得多。越是抑郁、焦虑、失眠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越大,患心脏病后预后不良的概率也越大。
正因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关注压力和一个人内心的情绪负荷,我们就可以预防和控制这种与心理紧急情况有关的心肌缺血,或者说是精神压力导致的心肌缺血。
“从我们的专业角度来看,这些压力导致的心脏损伤可以在临床上预测和预防。”刘说,“预防心脏急症的第一件事就是避免过度的情绪紧张。”
此外,要避免这种早发或意外的心脏紧急情况,我们应该注意真正的压力水平和真正的情绪负荷。“有人说我可以假装不着急,但这不代表你的内控系统正常。当你看起来很平静,很镇定,但心里却满满的,测了血压,心跳加快,可能提示内源性心肌缺血的存在。”刘对补充道。
其实,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避免不健康的心理,减少情绪压力,对预防心脏病非常重要,但总体来说,这在中国还是一个短板。
刘近两年对科技工作者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科学家中,冠心病新发发病率超过35%,高血压发病率为56%。"即使在年轻科学家中,也有超过35%的高血压患者."刘说,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这说明即使在高学历群体中,从心理到心脏、从睡眠到营养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高血压和心理问题导致的一系列伤害,作为导火索,会引爆一个人的全身风险。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心脏病的早期预警。”刘对说:
“社会和科技发展到现在的水平,通过基因等检测指标的计算,如果一个人没有心梗,如果没有肿瘤,其实活到120岁是没有问题的。那为什么很多人活不下去?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疏忽。”
刘说,虽然有一些老调,但希望大家能多加关注。
她建议大家首先关注自己的生物硬指标,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他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否低于2.6,血压是否低于130/80,空腹血糖是否低于6.0。其次,每天30分钟的运动,即使微微出汗,也能起到作用。此外,重要的是要确保食物的颜色丰富,每天摄入每种颜色,以达到均衡饮食的标准。
她特别强调,要避免感情上的“地震”。要避免精神紧张造成的应激性损伤,最好刻意保持内心的平静,以保护自身的调节系统和神经运输系统。稳定的好心情,良好的生活态度,是心血管疾病的有效“疫苗”。
“最贵的不是住房、食品、交通,而是健康。”刘说:“一个人一旦失去健康,躺在病床上看着天花板是极其痛苦的。人生最宝贵的是健康,对个人,对家庭,对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