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必争地抓疫情防控工作
分秒必争地抓疫情防控工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姜瑜访谈
“我们打赢了武汉保卫战,也必将打赢大上海保卫战。”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了疫情防控重点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我们坚持了外防投入,内防反弹,我们坚持了动态清仓。我们根据形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今年3月以来,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经受住了武汉保卫战以来最严峻的防控考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目前全球疫情处于高位,病毒仍在变异,疫情最终走向仍不确定。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如何深刻、完整、全面地理解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政策,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们防疫政策的言行作斗争?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姜瑜。
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是贯穿我国抗疫斗争的理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记者:在疫情防控工作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轰轰烈烈阶段,党中央再次研究部署严打疫情防控工作。应该如何提高思想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江: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针”,为我们战胜包括疫情在内的一切困难和风险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在3月1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我们对严格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部署,为尽快遏制疫情蔓延指明了方向。在疫情防控工作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蓬勃阶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再次召开会议,为我们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牢牢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提供了重要遵循。
自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亲自指挥和部署,在不同阶段改变具体的防控策略。不变的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放在我们心中的最高位置。人民第一,生命第一,是贯穿我国抗疫斗争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最初使命。
中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5日的最新估计,2020年和2021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直接或间接造成近1500万人死亡。另一方面,在中国,感染数、病例数、重症数和死亡数都保持在较低水平。我们的经济发展也非常“抢眼”。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居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首;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达到114.4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
中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充分体现了中国疫情防控的雄厚实力和强大能力,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仍在变异。奥米克隆的变异株传染性更强,隐秘性更强,疫情处理难度更大。此外,我国是人口大国,老年人口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不足。放松防控,必然导致大规模人群感染、大量重特大疾病发生和死亡,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健康。
针对这些情况,党中央再次部署严打疫情防控,再次强调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外防进口、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剿。防控措施要根据时代和情况不断调整,引导我们坚定信心,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扎扎实实抓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发病率或死亡率很低。乘以14亿多的人口基数,绝对数字会非常大。
记者:目前舆论场上存在一些错误观念,有的利用疫情制造“平躺”、“与病毒共存”的噪音。应该如何对抗这些不实言论?
于: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抗疫运动的第三年,有人感到疲劳,而这种疲劳恰恰给了错误观点可乘之机。加上疫情爆发以来,美国和西方势力一直在这个问题上不断抹黑中国,在国际上造谣,攻击中国的防疫政策,利用疫情搞政治操纵。所以舆论场上出现了一些“大流感”等错误观念,我们应该高度警惕。
疫情防控首先是一个科学问题。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奥米克隆变异株的致病性不如其他毒株强,感染者的临床严重程度和病死率确实有所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冠肺炎等同于“疫情流感”,其危害可以掉以轻心。研究对2021年8月至10月和2021年11月至1月两个时间段的病死率和死亡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奥米克隆毒株流行期间,疫情造成的死亡总人数或死亡率均高于同期的德尔塔毒株。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发病率或死亡率很低。乘以14亿多的人口基数,绝对数字会非常大。此外,我国医疗资源相对有限,分布不均衡。如果实行和西方一样的措施,感染率和死亡率会更高。
从防疫成本来看,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确实付出了很大的成本。毋庸讳言,任何防控措施都会有一定的成本,但与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相比,这些成本都是值得的。人的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1和0”。健康是1,经济发展是最后的0。如果没有健康,就什么都没有。
实践证明,我们的防治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的防治方针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们的防治措施是科学有效的。3月20日,深圳基本实现社会动态出清。按下一次“慢走键”后,深圳加快速度“回归市场”;4月14日,吉林省实现社会出清;河北、江苏、安徽、广东等省疫情总体可控。上海疫情的社区传播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单日新增病例从最高峰的2.7万例下降到不足5000例,80%的感染者治愈出院。北京市迅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连续进行了多轮区域性核酸筛查,基本摸清了社会隐藏和传播的底数。“动态清零”的做法符合我国国情和科学规律。方式正确,效果好,成本最小。
抗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功亏一篑。所以对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严格执行有很高的要求。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仍在变异,疫情最终走向仍不确定。现在远不是放松和休息的时候。因此,我们必须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克服轻视、冷漠和自以为是的思想,坚决克服麻痹、厌战、侥幸和放松,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和否定作斗争。
“动态清零”是我国抗击疫情的法宝,是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的最佳选择。
记者:如何理解“动态清零”是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选择?
于:防疫关乎生命,发展关乎民生。如何协调这种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疫情会影响到各国的经济,各国的抗疫措施实际上是在本国理念指导下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都是为了将疫情和病毒的影响降到最低。为克服疫情而采取的一些具体防控措施会造成短暂的不便和短暂的社会经济活动也是客观存在的。
“动态归零”,经济发展和正常的生产生活是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对立的。并不意味着实施“动态归零”总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和策略,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正常的生产生活。
实践证明,正是因为我们坚持了“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才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把疫情控制在较低水平。
贸易数据显示,2021年,与2019年同期相比,中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23.9%、26.1%和21.2%。外贸的快速发展正是因为我们实行了“动态清零”的总政策,使广大工厂企业能够正常开工,人民群众能够正常消费,社会整体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更何况,在百年变局和百年疫情的交织下,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由于担心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蔓延,中国如期兑现承诺,成功向世界呈现了一届简单、安全、精彩的冬奥会。这些成就都向世人表明,努力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就能办成利民的大事。
当然,如果坚持“动态出清”,还要进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经济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在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条件下,更好地稳定有序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搞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保障人民群众医疗等生活需求,人民群众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和支持抗击疫情斗争。
“针尖大的洞,能透风大”,大家在防疫线上的地位“无可替代”
记者:你怎么知道要依靠人民打人民战争?
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阻止疫情蔓延,实现“动态清除”的目标,早日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冷漠、自以为是等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地坚持“动态清零”总原则,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抗疫实践表明,如果没有充分的思想和行动准备,没有自上而下的动员,就容易手忙脚乱,导致错失良机,陷入被动局面。要以“共产党人最认真”的态度和“时刻担心”的责任感,全面动员部署。要以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精神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牢牢守住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底线。
其次,有关部门要真正把防控措施做细、做小、落实。要按照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加快处置当地疫情,做到彻查、隔离、收集、治愈。加强防控能力建设,加强省内区域协调和统筹规划;及时完善防控措施,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避免简单化、一刀切的措施;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压实行业责任和单位责任。
最后,广大人民群众要守望相助,密切配合。“针尖大的洞,能漏过大风”,大家在防疫防线上的地位“无可替代”。要强化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承担防控责任和义务,落实个人、家庭等日常防护措施,推动加强疫苗接种,筑牢群防群控防线。
抗击疫情是一场持久战。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会胜利,坚持就会胜利。目前,全国疫情呈波动下降趋势,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下降。实践再次证明,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万众一心,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