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引发汽车
近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引起了汽车行业的高度关注。规划指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部署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提出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产业新生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开放合作的目标,展望了从现在到2035年的产业发展愿景。
关键一: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
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版规划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指南。
在这个版本的规划中,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肩负着节能减排的重任。当时,经过近10年的研发和示范运营,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具备产业发展的基本基础,电池、电机、电控、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进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
2012版《规划》中明确指出:“总体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和部分核心零部件尚未突破,产品成本高,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受到制约。”
时间到了2020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多年,整体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仅从产品投放来看,不仅国内自主汽车品牌逐渐摆脱了补贴的“拐杖”,国外品牌的合资车型也日益丰富,众多“新势力”品牌也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该《规划》中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我们要抓住战略机遇,巩固良好势头,发挥基础设施、信息通信优势,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提出,融合开放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特征。
关键二:重视基础核心技术。
《规划》中再次指出了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技术路线,对开发新平台、前瞻性设计攻关、对基础关键技术的重视比以前更加细化。
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以动力电池和管理系统、驱动电机和电力电子、网联和智能技术为“三纵”,深化“三纵三纵”研发布局。
规划还提出,将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智能网联技术创新工程和新能源汽车基础技术提升工程。电池关键技术的研究,智能网联系统的架构,涉及的基础零部件和生产设备,是汽车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也是绕不开的“基本功”。
此外,该计划在两个方面扩展了技术创新的方法:加快建设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和增强行业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出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创新中心联合研发机制,聚焦核心工艺、特种材料、关键零部件、制造装备等短板和弱项,从不同技术路径上积极探索,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
关键三:注重产业生态一体化发展
在规划中,有两章指导构建产业新生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途径。
产业生态方面,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企业跨界合作,通过开放合作和利益共享,打造覆盖米乐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r&d和生产、使用保障、运营服务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生态型企业。特别指出,以整车企业需求为牵引,发挥龙头企业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创新平台作用,软硬件协同攻关,重点发展整车操作系统。
随着网络化的不断加速,汽车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已经不能适应市场,跨界融合的案例越来越多。比如华为作为汽车供应商,提供智能驾驶舱米乐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包括从软件到硬件的系统产品;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结合自身车联网技术,与一汽、长安、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在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进行融合。
针对汽车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了几种一体化模式: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一体化发展、新能源汽车与交通一体化发展、新能源汽车与信息通信一体化发展、加强标准对接和数据共享。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与电网、智慧出行、智能绿色物流交通系统和“人-车-路-云”信息网络系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关键四:基础设施建设不放松。
推进新能源汽车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在2012版规划中提出,这一点在本次规划中再次强调。其中包括大力推进充换电网络建设,协调推进智能路网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应体系建设。
此前,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充电设施上。此次《规划》提出“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充电服务模式,加快推进适度超前、快充慢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鼓励换电模式应用。在肯定慢充功能的同时,也对智能充电和有序充电做出了更细微的要求。
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产业链,还特别提出“加强氢燃料安全研究,强化全链条安全监管”,同时“支持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应服务。”这一部署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做出了长远规划。
关键五:明确发展愿景和目标。
《规划》对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愿景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
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辆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耗电量下降到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已在有限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升。
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质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区域车辆全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氢燃料供应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和社会运行效率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为未来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绘制了前瞻性蓝图,不仅指引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还提出了融合发展的目标。新能源汽车有望改变人们出行的未来。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这条路上,中国汽车正在一步步把梦想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