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镇能量”,把“施工图”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实景画”
当前,广东正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抓县域发展、抓城镇提能、抓乡村振兴、抓城乡融合,“头号工程”已成全面推动之势,全省122个县(市、区)、1609个乡镇(街道)、2.65万个行政村(社区)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努力把“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实景画”。
不同赛道争先进位
“小县域”争写大文章
“百千万工程”何以成为“头号工程”?概因广东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经济总量连续34年居全国第一,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广东县域面积占全省的71.7%,县域常住人口占28%,但县域gdp占比仅为12.5%。
县域经济看似是广东经济的“短板”,其实是“潜力板”。
抓住县域这个重要发力点,广东“百千万工程”的路线图越来越清晰。按照部署,广东要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以差异化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中山,为了腾出广阔空间支撑制造业当家,当地跨镇街规划建设十大万亩主题产业园,探索实施“一园一策”开发运营模式,整备连片用地超3万亩。为了大力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还下决心把近7000亩商住用地调整为产业用地,大力破解耕地和产业用地“双零碎”问题。7月9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中山“工改”经验成效。
中山“一盘棋”招商引资的诚意筑牢了镇域经济未来发展根基。面向全球大招商、招大商,当地高规格成立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组建市投资促进局,与深圳共同开创珠江口东西岸联合面向全球招商先河,面向民间资本推出总投资超千亿元的38个重大项目“挂榜招商”,拿出近7万亩连片农业生产用地共104个项目举办乡村振兴招商大会。目前,中山已提前完成确定落地的招商1000亿任务,约为2021年的3倍,推动本土企业增资扩产项目344个,投资总额611亿元。
抓产业培育、抓城乡建设、抓改革赋能、抓发展保障,广东各地的不同赛道各出奇招、争先进位。
在粤东,揭阳超越杭州登上快递业务量全国第四,单是一个军埔电商村就吸引电商从业人员5000多人;在粤北,清远连州市把一棵菜心孵化成百亿级大产业;在粤西,湛江徐闻县将前几年烂在地里的菠萝做出了一个“土特产”大市场;在珠三角,广州番禺区将传统的服装产业升级成为数字化快时尚产业集群、肇庆四会市打响“产业提升”大会战,夯实“百强千亿”基础;还有位列《2022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的惠州博罗县、凭借碧海蓝天成为全国网红景点的汕头南澳县……
充分发挥“镇能量”
广大乡村焕发年轻味
“百千万工程”的逐步推进夯实了广东城乡的承载力,增加了吸引力,焕发了广袤天地的年轻味。越来越多的伯乐回归故土,给了小镇青年一个留守创业的充足理由。
在增城丝苗米地里,每到耕作时节,广州石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增城星级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沈燕芬总是格外忙碌,她和小伙伴们驾驶各种农机奔忙在希望的田野上,忙碌并快乐着。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90后”新农人,三年来,沈燕芬成功联动本地8家农机合作社成立广州增城星级农机联合社,带领团队盘活3000余亩撂荒地和低效利用土地,带动周边4个村庄村民年增收超120万元。公司打造的种植基地获第十四批“广东省巾帼创业基地”称号。
依靠各种“镇能量”不断“出圈”的还有徐闻县。这个传统农业县抢抓时代新赛道,从卖菠萝到卖鲜切菠萝,再到菠萝预制菜,不但基本解决了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打通了初级农产品的产销通路,还靠打造“广东直播第一县”有了经常上热搜的“网红体质”。如今沿着“百千万工程”的施工路线图,徐闻正努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特别是菠萝加工品的广阔市场,吸引了众多乡贤回乡办厂。
对此,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课题组组长、广东省委党校教授赵超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可以不断强化县域产业网络、金融网络、人才网络、公共服务网络和基础设施网络等建设,推动县镇村联动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
赵超表示:“可以通过加强县城第三产业建设,提高第三产业占比,形成二产促三产、三产带二产的良性发展态势,逐步将其打造成为县域经济发展配套的物流、金融、研发等产业集聚地和县域经济增长核心动力源。通过发挥县城作为‘农头城尾’的节点作用,促进城乡分工体系融合,一方面使其在分工细化的基础上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使县域产业从粗分工走向精合作,提高产业附加值,从而提升全产业链的市场竞争能力,形成‘县—镇—村’产业链条性联动发展态势。”